·
2014-05-03
·
中國時報
·
林宜慧/台北報導
以後別再叫「精神分裂症」了!
台灣精神醫學會及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
昨正式宣布,「精神分裂症」
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
未來國內的教科書、醫院的疾病診斷別,
以及社會福利名稱,
都將原名更正為「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原精神分裂症)
更名運動已在台推動兩年,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
由長期臨床經驗發現及國外文獻發現,
精神康復者(即精神病患)因為對疾病錯誤認知,
造成1年的回診率低於50%,而日本研究發現,
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
多數導因於民眾對精神疾病名稱引發誤解。
日本從1995年花了7年時間,
終於在2002年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
韓國也於2012年將其更名為「調弦症」,
而我國從2012年由台灣精神醫學會
及康復之友聯盟積極推廣「精神分裂症更名運動」,
推動兩年,直到今年正式更名。
衛生福利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司長陳快樂指出,
根據20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
台灣10年內確診的精神疾病病例
已從7.5萬人上升至近12萬人,增加近6成,
顯示家屬及病患對疾病的認知度增加,願意積極就醫。
然而,康復之友聯盟近期針對188位精神康復者進行調查,
發現6成3的精神康復者
在接受藥物治療過程中曾中斷1次以上,
中斷原因包括自我感覺症狀好轉、覺得治療沒效、副作用產生的不適感,
心理層面包括缺乏親友支持、不敢在別人面前服藥。
該份調查也指出,6成以上精神康復者
不願病情被同事知道,主因在意旁人異樣眼光、
怕遭歧視、怕被貼標籤,以及擔心工作受影響
或失去朋友,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
精神康復者除了要與疾病對抗,還要面對
被汙名化的傷害,甚至可能因此不願接受協助。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說,
據去年的健保署統計資料,
台灣有12萬人曾患思覺失調症,
更名後,可望減少疾病引發的誤解,
增加患者回診與治療動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