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禮旭老師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過要下很大的功夫。
古語有云:“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那麼,我們就要對治這個習氣。
修身的路上絕對是有痛苦的,
因為要改掉一個壞習氣,就好像把一層皮撕下來一樣。
《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為什麼樂呢?時時去習,真幹真做,
真把脾氣、貪心、浮躁放下,就不被習氣所牽,當然自在快活。
但習氣不是馬上就能放下的。
它有個拉鋸戰的過程,需要時時提醒自己。
以浮躁為例,首先我們要問自己,為什麼會浮躁?
因為很急,為什麼會急呢?因為睡得太晚。
而當你的時間比較寬裕的情況下,就不會處於急躁狀態了。
那我們就必須列一個作息時間表,按計劃行事。
怎麼調伏浮躁的心呢?
“一切言動,都要安詳”,一看到自己浮躁了,就要隨時隨地調下來。
“步從容,立端正”、“寬轉彎,勿觸棱”、“緩揭簾,勿有聲”,
一舉一動都不能慌張,這都是在調伏浮躁。
得失心,是浮躁的又一大原因。
“哎呀,待會兒要上台演講了,很緊張啊。”
這當下就要用平常心調和了。
我們只要發現自己一個壞習氣,
就可以拿出一張紙,把所有改正這個習氣的方法列出來,
每天看,你的警覺性就會越來越高了。
調伏貪嗔癡的習氣,就是格物。
物格就能知致,意就能誠,心就能正,身就能修,家就能齊,國就能治,天下就能平。
讓我們從修身做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期許《群書治要》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