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哈啦

Sitetag5438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推薦:腦時代,心治療

腦時代,心治療

出處:博客來書籍推薦

  • 腦時代,心治療
·       作者: Elio Frattaroli/
·       譯者:許司烈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心」治療,引你邁向內在的朝聖之旅

  心理疾病,是心靈對我們的呼喚。
一個人不見得要在正式的心理治療中才能體會心理治療過程的所有基本元素,
這些是「內在之旅」,一種舉世皆然的心靈追尋過程的要素,
是身為人類必定會有的需求之一。

  心理疾病,反映出渴望被了解的人性心靈
  「療癒心靈,而非以藥物治療頭腦。」
是精神醫學根本的意義與真正的目的。
關係互動,我們能夠感覺到自己真實的感受,得以成為真正的自己。
  人類目前所處的世界,將心理疾病為頭腦功能異常的理論,
主張我們只要吞下一顆藥丸,就能夠免除人們存在的痛苦與奮鬥過程、
即刻找到立竿見影的快樂幸福。這樣的想法正危害著我們文化的健全性。

  伊里歐泛達羅利博士在他這本劃時代的著作中如此寫道:
「若說今日的精神醫學,面臨了全然喪失心智的危險,其實並不誇張。」
他所指的是大腦時代的醫藥治療模式,完全否定任何關於心靈存在的本質,
而根據龐大唯物科學的妄想,竟認為只要仰賴藥物便能夠「修理好」心理疾病
──其實這只是治療症狀,而非療癒心靈。
  我們需要這樣的科學,它能夠:認清心理疾病不只是腦部化學不平衡而已,
更是心靈對我們發出的呼喊。
對於只懂得「傾聽百憂解」這種當代盛行的藥物治療文化而言,
本書不啻為暮鼓晨鐘,喚醒大眾對於藥物處方的迷思。

【讀後心得】:
淺泊 ⁄ 台灣台北
  • 作者Elio Frattaroli為一名精神分析師,
  • 書中觀點指出:起點決定終點,
  • 認為心理疾病若被歸類為頭腦功能異常,
  • 則醫生與病人都會相信一顆藥丸可以免除內在痛苦,即刻找到幸福快樂,
  • 若認為心理疾病反映渴望被瞭解的人性心靈,
  • 則經由關係互動,我們能覺察內心的真實感受,得以成為我們真正的自己... 

  • 以下是我讀書中觀念的啟示:
    只要夠專注,感官便接收的到無限訊息,
  • 與人交談,無異是透過互動中的磁場波動回激出靈感的火花!
  • 那語言的誕生似乎與接收的訊息同步播放同步消失,
  • 也讓逐漸成形的內在價值再一次得到確認,
  • 信念建立在此之上,無須擔心他的消逝,
  • 心中一有掛念,只消倏地將他蛻變過程的畫面在腦海演示一番,
  • 他就會印心一回,最終成為與我們不可分割的部分...
    #
    病人心理預期這顆藥會治好他(P.117)
    回應:
    人類喜歡舒適,所以極盡所能發明令我們更不費心不費力之工具,
  • 如交通工具、電器、網路、藥劑、信仰...
  • 最後將原本心志體力可負荷的部分也變得武功盡失,
  • 「預期」式的心態使我們得到平靜,也使我們喪失不斷發掘問題真相的勇氣!
    #
    我終於找到靜養之處,腦中的風暴得以緩和,而這在我恬靜的農莊裡卻找不到(P.123)
    回應 :
    在院外有一雙雙疑慮之眼望著我,令我惶惑不安,
  • 而院內的同伴,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或不認為我奇怪的人,
  • 就是每天花盡心思想和我近一步溝通的醫護人員...
  • 一種與我處在平等位置,一種予我同理般的對待...
    #
    精神科醫生開始選擇哲學理念時,就已決定他日後會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P.136)
    回應:
    猶如教師在從事教職時亦然,
  • 你採用何種教育理念教學,便會決定你的教學方式與和學生互動的方式,
  • 這在事件發生時尤其明顯...
  • 當教室發生衝突時,你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決定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這來自你平日奉行的哲學觀,你是如何對待自己與他人,
  • 又你想把你的人際關係帶向何方...
    #
    游泳池哲學:生命的目的是設法浮在水面上(P.140)
    回應:
    因為我們想「求存」,想辦法讓自己活著,
  • 不論活的怎樣,你始終有一個想法:只要我能「舒適」的游就好!
  • 無關品質與原則,心態上認為必須步步為營,避免錯踏一步,
  • 於是集中精力在如何減少下一步的考驗,
    以期能安然處之隨時掌控!
    #
    追尋哲學(P.140)
    回應:
    以『亞瑟王尋找聖盃』的神話為象徵,與游泳池哲學的路徑相反,
    想讓自己活著而且是有品質的活著心態上也希望過得舒適、隨時掌控,
  • 但追求透過一層層的考驗使心靈漸趨平靜,而非寄託於外境的安適,
  • 「預知」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未知的衝擊,並不減損面對困難的勇氣,
  • 反而可以擺脫因內心不安所激起的情緒起伏,盡全力演出!
    #
    心理治療模式認為精神病的症狀是內在衝突,
  • 即無意識情感與內在抗拒力互相抗衡,試圖變成有意識的具體表現(P.141)
    回應:,
    以此觀念為準則,便可以「寬容」的看待任何發展,
  • 以至於醫病間的關係可以達到平等無畏的狀態,
  • 使一個完整的人格得以在互重的對待中,
  • 將內在衝突所扭曲的部分回復到它的本來面目!
腦時代,心治療
文:米倉 20060327 2211

自從在醫院實習、每週去醫院跟診後,
慢慢的,我在晤談過程裡,
變得更注意到當事人是否睡得好,
是否會有心情沮喪、低落等憂鬱症的現象出現。
我也發現到,醫師對於進來診間的病人,
很少有不開藥的,對此,我也和醫師討論過,
雖然他使用精神分析的說法,認為病人在服用藥物的同時,
也把醫師給吞下去,這使得當事人能與醫師結合,
在某程度上我還算認同此點,至少藥物的某層面上,
代表著醫師對病人的關心與連結。此外,
我也佩服醫師對於初次的看診的當事人,
都至少花上半小時的時間討論,仔細了解其狀況,
這與網路上討論區對許多精神科醫師的負面評價完全相反,
顯示出醫師願意花時間給病人是不常有的。只是,
在多數時刻,醫師只會問回診的病人,狀況如何,
對於藥物是否有何狀況或不適,必要時再加以調整,然後,
聽聽病人的情形,整個過程常在五到十分鐘內結束。

在醫療模式下,我看到醫師看診的迅速,
讓我聯想到健保的威力,
使照顧個人的精神狀態簡化為看診量與開藥。不過,
我也見到有些憂鬱症患者,看診已超過半年仍在持續服藥,
似乎沒有多大的進步。
這情況不禁開始讓我懷疑,
如果憂鬱症(輕鬱症)服藥就能改善,
何以醫師會開立這麼久的藥;
如果憂鬱症就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只能控制無法痊癒,
患者是否只能在藥物控制下獲得好心情?
如果人們的心情是可以如此輕易透過改變腦中化學傳導物質來加以操弄,
那麼,
高興不再是高興,
難過不再是難過,
鬱悶不再是鬱悶,
愉快不再是愉快,
生命中豈不是少了許多色彩?

帶著我的疑惑,我翻到了<腦時代,心治療>這本書。
作者雖然是名醫師,注意到開藥的醫藥模式,
對於緩解病患之痛苦、改善情緒有其不可抹滅的功勞,
但他更強調,
傾聽病症的意義、症狀背後靈魂的呼喚,其實是不可被忽略的。
書中提到,某位憂鬱症患者持續服用抗憂鬱劑,病情穩定控制中。
然而在某個時間點後,原有的藥方失去效用,
患者的症狀突然毫無理由的加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醫藥模式來看,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在長期服用藥物下,
已呈現穩定狀況,突然改變的機會自然很小,實情卻是,
當事人中止工作一段時間後,
定期服藥使得憂鬱症病情得到改善,
甚至還有餘力參加家族活動,並且辦得有聲有色。
然而公司前任主管的一通電話,希望當事人再回公司服務,
這使得當事人的憂鬱惡化。幸好醫師有足夠的敏感度,
不將狀況惡化視為藥物無效而增加劑量或改藥,
反而能夠抽絲剝繭逐步找出當事人生活中的變化,
進而找出其憂鬱背後的模式及對當事人的意義,
最後協助當事人擺脫憂鬱症的困擾。

在治療過程裡,醫藥模式的抗憂鬱劑扮演了第一重的防護角色,
使當事人免於心情低落、喪失生活機能,
弔詭的是,
也因為藥物的失靈使得當事人與醫師有機會進到心理治療模式,
進一步檢視當事人的生活,聆聽其內在聲音,終於走出憂鬱困境。
從醫藥模式的角度來看,憂鬱症是應該要除之而後快;
對心理治療模式而言,
症狀其實提供良好的機會幫助我們來傾聽個人的內在聲音,
而不致於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只不過,
在醫藥模式與心理治療模式之間,同樣都是精神醫學,
這兩者間有何差別呢?其實,
此二者的目的都在於消解人類的心理困擾,
打從佛洛依德致力於使潛意識意識化開始,
精神醫學多是在心理治療模式下進行著。
隨著神經心理學、藥理學、醫學技術等科學的進步,
越來越多藥物被應用在精神醫學上,其效果快、省時間的優勢,
很快受到重視,卻也逐漸搶奪心理治療原有的地盤,
變得醫師只負責開藥,至於其他部分,
如病患的生活狀況、心理需求被置放一旁,乃至遺忘。

作者另外舉了個例子。
有位精神病患者因著傷害他人與自殺之舉動而被送進醫院,
經過作者的處置,患者的狀況逐漸改善,並且急著想要出院。
作者內心雖感到不對勁,還是聯絡了該患者的家人前來討論,
結果,患者成功說服家人,在不久後成為門診病患,
並定期回診,不過換了另一名以開藥著稱的醫師。
結局是,該病患在出院六週後,還是選擇了自殺一途,
而血液中的鋰鹽含量,控制在治療範圍內。
作者之所以感到不對勁,不是對於該病患聲稱其症狀減少之故,
而是在言行間、在舉止裡所透露出的訊息,
這訊息使作者感到焦慮,卻又無法明確辨識。
少了對自己感受的覺察,精神醫學裡的醫師,
變得只是症狀導向的用藥高手而已;多了對自己感受的覺察,
使得作者跨出醫藥模式的精神醫學,轉換為心理治療模式的醫師。
這一步,從佛洛依德開始,歷經科學進展,
終究還是回到醫師的感受上面,只是這次,
精神醫學裡的醫藥模式不再僵化,
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性本質的心靈層面,成為心理治療。
這本書出版於2001年,
正好距佛洛依德出版<夢的解析>相隔一世紀。

心理治療的派典層出不窮,
精神醫療的藥品推陳出新,
儘管謀求人類心理健康的方法越來越多、越來越進步,
始終不變的是醫師與病人或治療師與當事人此二者間的關係,
或者還原來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現代醫學所強調的bio-psychosocial三因子模式中,
佔有相當重要的一環。
儘管我不是醫師,無法藉由藥物來改善當事人的困擾,
但也正是如此,
我更能將重點放在聆聽當事人,口語、非口語的訊息,
以及我自己的感受上。
身為人的工作者,一旦我對自己的狀況了解更多,
覺察越敏銳,我就越能據此來協助當事人,
另一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