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2013-06-02 02:02:35 來自: 坦子 (追求生活的真諦。)
士與中國文化的評論 5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出自《詩經》,
本意是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時候,雄雞依然啼叫不止。
在這裡,將這句話比喻儒家思想熏陶下中國的「士」,則是十分恰當。
《論語》中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史官如此,「士」也是如此。
《士與中國文化》論述的士和文化的關係,
進一步說,是「士」和「道」的關係。
而「士」的內在實質
其實差不多是現代的知識分子,或者知識人,
其內涵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
而其外延,卻一直隨著社會形態的變化發生著改變。
「道」也如此,它既是「天道」,也可以是「人道」,
可以是「政道」,
也可以是其他的承載著規律性或哲理性的思索。
孔子說:「士志於道。」
則將「士」這個群體從此與中國的「道」捆綁在了一起。
這本書大致分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士」一詞的起源,本義,
並告訴我們在古代早期「士」
由低微的貴族,逐漸演變成庶民,
以及「士農工商」四民社會格局的奠定
才最終賦予了「士」延續至今的本質含義。
第二部分,主要以漢代的循吏為切入點,
闡述了代表著「士」的循吏身上的雙重身份,
即治理政務的「吏」的身份,以及主動教化的「師」的身份。
在這裡,余先生告訴我們,
其「師」的身份並不是中央要求和規定的,
而是一種自覺的現象,
這裡,我們必須引起重視,循吏的自覺的教化,
甚至更加認同「師」的身份,
這都證明,士和中國文化之間,有著一種自然的承載關係。
第三部分,主要講了魏晉時期的士人「自覺」
和社會「自覺」的兩個現象,
來論證「禮」和「情」的一種對立統一,
這時的士依附於士族社會,
並且更加的重視著個性發展和人格精神獨立自由。
第四部分是從唐宋到元明時期,儒學添加進了新的元素,
並在道教和禪宗影響下發生著變化,
導致士志於道中的「道」
逐漸由一種政治上的功用轉化為一種社會功用。
第五部分,著重介紹了明朝的士人與商人的關係,
士而商,或者商而士,四民社會的格局發生變化,
以前最被輕視的「商」在此時躍居到第二位,
並在社會地位和價值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第五部分,是對本書的一個總結,
當然,本書由十二個部分,是一部集合而成的論文集,
也有一些小的論點,不再一一論述。
可能在邏輯上有不連貫的地方,但總體脈絡還是十分清晰。
作為一部大部頭的學術著作,這本書有太多令人稱道的地方。
余先生淵博的學識,紮實的論證,
以及中西思維的交匯,治學的嚴謹和謙虛都讓我歎服。
這段時間,我總是在思考著
怎麼去選擇一個題目,怎麼去切入。
這本書在選題上從一個我們都一看就能認同的角度出發,
士和中國文化,似乎總可以給人們最大的認同,
遠比官與中國文化,文人和中國文化要有更大的接受群體。
其實,在每個讀書人或者知識人的思維裡,
都能接受古代的「士」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傳承。
當然,余先生選擇的切入點也是十分的新穎,
他沒有進行籠統的概說,
卻從典型的朝代中選取了最能代表「士」的典型人物或群體,
或者與之有著密切關係的階層出發,
對「士」和「道」關係進行了縝密的論述。
其次,余先生對於儒教的「內治」和「外治」的
兩個程序的解讀也是十分的新穎,
「內治」代表著對於自己的修身的要求,
「外治」代表著對於人民的「先富後教」的程序。
他認為,「內治」和「外治」界線一旦混亂,
便會產生可怕的社會後果。
在古代歷史上確實如此,
將對於自己的修身的要求苛責到社會上每一個人身上,
這才產生了吃人的禮教。
此外,對於四民社會內部秩序的變化,也讓人大為讚歎。
我們以前接受的知識都是籠統的說,
在封建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了「重農抑商」。
可是余先生指出,在明代商人的階層已經躍居四民第二位,
並有了很高的社會地位。
他通過詳實的文獻證明了這一社會現象,
也並沒有精確度的指出原因和具體的時間。
我覺得這個地方可以繼續深入探討,
但是其在沒有研究論證出來之前絕不妄言的態度,實在值得學習。
這本學術著作,有著極高的理論深度,
因此,讀起來還是有些吃力,也有些枯燥。
讀完之後,有兩點感受和疑惑。
第一,「士」這種以「道」為己任的思想
會不會導致一種「道」或者是文化話語權的一種專制。
既然,道統的正統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麼其他群體和階層會不會因此而喪失話語權。
同樣的,「士志於道」,
會不會也讓其他階層免於承擔很多本該承擔的任務,
比如文化的傳承,社會的批判,社會的教化,
這些本屬於政府的義務被「士」主動分擔之後,
政府在思考這些問題時是不是就會產生缺失。
而承擔者教化和傳承,
會不會讓下層民族在文化學習的自學上很難突破,
甚至在社會批判中也不需要發出聲音而導致公民意識的落後呢。
其次,這本書讓我比較疑惑的地方是沒有詳細介紹科舉,
這一古代取士的主要途徑,
畢竟取士的依據也是中國文化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總之,士的精神也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精神,
從古代的士到如今的知識人,「志於道」的理想和義務一直沒有改變,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不僅是說古代,
也是說現在,更是在訴說著未來。
出處:豆瓣讀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