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情緒、意識到物質和能量
——心身醫學對疾病的現代詮釋
文:田涵
導語:「心身醫學是里程碑性的、
新概念性醫療保健體系。
心身醫學認識到心理和身體之間
有著深刻的關聯性,
人們與生俱來就具備著的強大的、
先天性愈病能力,
以及人們自身在疾病痊癒過程中的自我責任。
心身醫學利用多種多樣的療法
幫助患者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心理生理的資源
來實現並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具有無限廣闊的理論研究和臨床應用前景。」
發展背景和簡介
近代西方傳統醫學之產生
是以機械論和還原論
來解釋身體現象和疾病的結果,
並隨著人體生物學、病理學的發展,
這成為現今世界目前被普遍接受的醫學模式,
叫「生物醫學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
尤其是人本主義觀念的深入人心,
科學對人的審視越來越全面和系統,
對人類疾病的心理和社會因素也越來越重視。
194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
就在其成立宣言中,把人的健康定義為
「身體、心理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況」。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疾病已被發現
不能單純從生理學角度去研究和治療,
除非把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也考慮進去。
於是,美國精神病學家、內科學專家恩格爾(Engel)就強調,
在新時代進行醫學模式的轉變十分必要,
即建立一種「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這裡有兩個轉變方向,
一種是醫學研究對像宏觀化,
注重社會宏觀狀況
對全體社會成員健康的普遍影響,
由此誕生「醫學社會學」。
而另一個方向是個體研究的系統化,
即從生物、心理、社會角度全面系統地
診斷病人個體,「心身醫學」由此產生。
心身醫學一詞是1818年德國精神科醫生亨羅斯(Heinroth)
在治療失眠症時發現,
心理因素對失眠有很大影響,
因此對疾病的病因提出了新的概念,
即「心身的」(psychosomatisch
或psychosomatik)。
後來,1943年美國的哈雷德(Halliday)
提出了心身疾病的概念,
明確強調心理因素可以引起疾病。
1950年,美國的亞力山大( Alexancler )
也大力提倡心身疾病的概念,
並明確指出有7種經典的心身疾病,
包括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甲狀腺機能亢進、
局限性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高血壓
及支氣管哮喘,
而這些疾病都與特定的心理衝突有關。
1935年美國精神病學家、
心身醫學的開拓者之一鄧伯(Dunber)加以採納,
並於1939年在他領導出版《美國心身醫學雜誌》
1944年建立的美國心身醫學會加以推廣。
從此心身醫學正式誕生。
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
由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的身體疾病,
是造成現代人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心身醫學由此也越來越多得到醫學界的重視。
實際上,心身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
在某種意義上說,
幾乎所有疾病與心身失調有關聯,
都可以成為心身疾病。
美國執業醫師約翰‧辛德勒(John A. Schindler)
在其著作《How to Live 365 Days
a Year》中
指出,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緒(註:
這裡的情緒指的是隱藏的基礎情緒)引起的。
心身醫學的研究範疇
不僅僅限於某一器官和系統的疾病本身,
也不僅指疾病的病力學,
它是研究疾病的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預後、
病前軀體和心理方面的前驅性特徵,心身相關規律。
心身醫學是從心身相關的基本立場出發,
考察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
試圖提出「綜合——整體性醫學學科」。
其理論基礎是「心身相關原理」。
「病由心生,相由心造」
醫學界對心理和身體之間的複雜關係的探索
由來已久。
注重從整體論和生機論角度研究人體的
我國中醫傳統醫學一直提出情志致病論。
中國早期醫書《黃帝內經》說: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
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皆搖。」
「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中醫還認為,人的得病有兩方面原因——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躁火),內傷七情
(喜怒憂思悲恐驚)。」
朱丹溪的學生王履提出「百病皆生於郁」
都認為心理因素起很大作用。
西方的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學、
巴甫洛夫(Pavlov)的行為科學研究成果等,
為近代心身醫學的早期發展提供了理論沃土。
心身醫學在西方誕生後認為,「心身疾病」
是指心理社會因素起著重要致病作用的
軀體器官病變或功能障礙。
像原發性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神經性嘔吐、
偏頭痛、支氣管哮喘、慢性疲勞等
都是常見的心身疾病。
每個人患心身疾病的風險狀況,
往往跟該人的心理特徵、社會特徵有關。
首先是人格上的差異。
性格衝動急躁、攻擊性強的(A型人格)
就很容易得冠心病。
有統計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與A型行為有關。
在心臟病患者中,A型性格達98%。
屍體解剖檢驗證明,
A型性格的人心臟冠狀動脈硬化的,
要比與之相反的B型性格的人高5倍。
其原因是:A型性格能激起特殊的神經內分泌機制,
使自血液中的血脂蛋白成分改變,
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平均濃度增加,
而導致冠狀動脈硬化。
而性格內向、消極,且情緒不穩定的人
則易常常患支氣管哮喘;
得潰瘍病的患者往往有被動、順從、
過度關注自己的性格特徵;
性格固執,愛怨天尤人的人患偏頭痛的風險較大;
而慣於自我克制的人(C型人格)則更容易得癌症。
還有一個因素是人們看待問題方式的差異,
即如何解釋應激源。
有的人看問題悲觀消極,有的人則積極樂觀;
有的人僅僅把目光停留於事物表面,
而有的人則善於理性分析問題並找到應對方案…
這些對一個人的心身健康狀況都是有極大影響的。
社會支持系統則是造成心身健康差異
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如果一個人周圍有足夠善解人意的家人、師長、
朋友或同事的關心,
那麼他即使遭遇了心理的挫折,
也能在別人的幫助下及時地排遣內心的壓力
而不至於影響身體健康。
相反,性格孤僻而不願與人交往的人,
則由於該支持系統的弱小,
而不易對心理反應進行調節,
久而久之就會對心理和身體都造成不良影響。
心身疾病的發病過程包括心理應激(stress)
和心身反應兩個主要環節。
其發病源叫「心理應激源」,它一般有三大類:
一是災難性事件,
如地震、火山、戰爭和恐怖襲擊等,
它的人群影響範圍廣,刺激強度大,
造成的精神創傷嚴重,
著名病例如二戰期間
斯大林格勒市民的「圍城高血壓」
和9‧11事件引起的很多美國人的各種心身病症。
二是個人性應激源,與個人生活經歷有關,
影響範圍小,個體差異大,
如失學、失戀、事業等,但其個人影響不可忽視。
三是背景性應激源,如噪音、擁擠、空氣污染、
不協調的人際關係等,
它能長期對人的心身健康構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心理應激對身體的影響
主要是通過植物性神經系統、
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三個途徑。
植物性神經主要調控人體臟器的自主活動,
包括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過於激動的情緒容易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而導致冠心病;
焦躁過度的心理則易通過副交感神經
而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導致胃潰瘍。
心理應激反應還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調,
導致甲亢、糖尿病等病症。
第三個是免疫系統功能的減弱,
它會造成人體抵抗外界病源的能力降低,
而且內部的免疫監督也會減弱,
使癌細胞增殖擴散的風險增大。
例如,很多癌症病症的出現,
往往是在患者情緒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以後。
意識控制身體的能力——人不是「生物機器人」
意識對身體的影響和控制的程度是顯著的。
例如,生物反饋學的研究已經表明,
個人可以學會控制腦電波活動、
影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功能、降低皮膚溫度,
並按照意願調節身體的許多其他自主神經活動。
加拿大生物反饋治療研究的先驅、
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系名譽教授約翰‧倍斯馬吉安
(John Basmajian)證明人們可以通過學習
來有意識地控制單個神經元和肌肉細胞。
如果知道了意識控制單個細胞的這一過程
是如何運作的,則可以為個體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份提供了可能性。
許多其他的研究已經證明,
意識可以用來緩解緊張性頭痛、高血壓、尿失禁、
顳下頜關節綜合症、不自主的肌肉痙攣(運動障礙)
以及腦血管意外引起的肌肉麻痺。
意識也可以用來降低血壓、減少某些心功能失調、
調節導致潰瘍的胃腸分泌活動、
胃酸度和腸易激綜合症。
「這種對不自主神經系統的意識控制
對心理學和醫學具有超出想像的深遠影響。
這表明,人類不是完全由基因和生活經驗調控的
生物機器人。」
堪薩斯托皮卡的門寧格診所創辦人、
自願控制項目的先驅研究人員埃爾默格林
(Elmer Green)博士和埃利斯格林(Alyce Green)補充說。
戈登博士(Dr. Gordon)指出:
「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研究
已經證實是臨床上明顯的
——與那些具有愉快的社會和人際交往活動的人們相比,
被貧窮、對工作的不滿、偏見、文化衝擊、
長期的孤獨、或失去親人所困擾的人,
更容易發生疾病和死亡。」
這些臨床研究和報告的科學理論基礎,
來源於迅速發展的新興學科
-心理神經免疫學領域。
這一做法的成果已經被在哈佛大學、
馬薩諸塞大學、斯坦福大學、邁阿密大學、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的
綜合性心身醫學項目中取得成功。
在這個項目中的研究人群患有危及生命的、
衰弱性疾病,例如癌症、愛滋病、心臟病、
慢性疼痛等,
他們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態度,
例如吃什麼、怎麼鍛練、以及如何想問題。
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已經表明,
這些人們的身體機能更為有效的運作、
感覺好多了,而且,在一些特別突出的病人中,
活得更久。
情緒是物質反應
——來自心理神經免疫學的研究證據
情緒、態度和信念可以影響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
每個人在同一時間有兩種情緒,
一種是外在情緒,這種情緒是任何人都看得出來的;
還有一種是內在情緒,這是沒有外人能看出來的,也就是基礎情緒,
心理學家則把這種內在的情緒稱為情感。
辛德勒醫生認為,基礎情緒更容易引起疾病,
因為它們總是持續不斷,而且從根本上來說,
基礎情緒通常都是不良情緒,持續時間很長,
會不斷地引發各種病症,
但患病的人卻不清楚這種情緒的存在。
而每個人的基礎情緒則是精神生活不豐富造成的,
也就是在其成長髮育的過程中,
由家庭、社會以及遺傳的因素綜合造成的。
恐懼、憤世嫉俗、以及絕望和無助感,
可以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而勇氣、善意的幽默、控制感和充滿希望都可以對健康有益。
樂觀的人不太可能生病,
當他們生病時,往往活得更長而且少受罪。
羅格斯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埃倫惰(Ellen Idler)博士
和耶魯大學的流行病學教授斯坦尼斯拉夫‧卡塞爾(Stanislav
Kasl) 博士
共同在耶魯大學和羅格斯大學作的研究表明,
個體對自身的健康狀態的感受
可能是一個最好的預測幸福和未來健康的指標。
在1970年代,對免疫系統研究的偉大進步,
幫助了闡明身體和心理之間的關係,
並且給人們帶來的心理神經免疫學領域(PNI)。
研究人員發現,機體自然產生的「□」或「神經□」
(由氨基酸組成的信使分子)類物質,
可以導致改變心情、痛苦和快樂。
其中首先確定這類物質是「內啡□」,
這是「內源性嗎啡」的簡稱,
或簡稱為「大腦自身嗎啡」。
當內啡□釋放時,
它們會產生類似於鴉片類藥物相關的愉快的反應。
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的分子
與行為神經科學中心的訪問教授、
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臨床神經科腦生物化學處的前處長,
坎迪斯珀特(Candace Pert)博士說:
「我們推論這些神經□及其受體
是情緒的生物化學反應。
我們花了15年的研究才敢於作出這樣的結論
將二者關聯起來。
但我們知道,
這些神經□會在不同的情緒狀態過程中釋放。」
「令人震驚的啟示是,
這些內啡□和其他化學物質,
不只是在大腦中存在,而在免疫系統、
內分泌系統、並在整個身體中都存在。
當人們發現,在大腦中內啡□
引起欣快感和疼痛緩解的感覺,
每個人都可以理解。
然而,當他們發現,它們也在免疫系統中存在,
所以這些結果被拒絕多年。
原來發現這些的科學家們不得不多次重複他們的研究,
直到被人們相信是真的。」
以前被認為是純粹的心理過程的情緒反應,
現在被認為可以連接到不只是在大腦中的、
而且是整個身體的化學過程。
同樣地,這些□被視為影響身體的所有系統
(包括免疫系統)的運作。
珀特博士解釋說:「病毒使用相同的受體
[作為一種神經□]進入細胞,
取決於該受體周圍的天然□的數量的多少,
病毒進入細胞的難易程度會有所不同。
因此,我們的情緒狀態會決定
我們是否會在相同劑量的病毒攻擊下患病。」
研究人員還發現,
免疫系統就像中樞神經系統一樣具有記憶和學習能力。
因此,可以說,智力位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傳統的「心身份離論」的觀點
不再適用於當今科學的發展現狀。
在紐約羅切斯特大學醫學院
行為和心理社會醫學科主任、
被眾人認為是PNI之父的羅伯特‧阿德
(Robert Ader)博士,進行了多次研究,
證實了這一觀點。
在一項研究中,
大鼠給予加用糖精調味的免疫抑製藥物。
最終,它們僅在嘗到糖精的味道之後
就出現了免疫抑制反應。
另一項研究表明,
它們的免疫系統也可以通過類似的原理來增強。
阿德博士建議「人們可以學習影響與外面的世界
保持平衡關係、健康的能力」。
「調節反應是心理和身體之間的
一個功能強大的橋樑」,
Joan Borysenko博士陳述道,
「身體不能區分真實的生存威脅事件
和單獨存在事件之間的差異。」
這項工作對人類學習的影響是巨大的,
因為這些研究強烈提示,各種內、外部的刺激
(記憶、思想、情緒、肢體動作、聲音、氣味、
口味、情境、狀態)都能影響
許多以前的形成條件反射性的免疫反應。
人體能量場理論開啟新思路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場,
可以通過心電圖、腦電圖或皮膚電測定
(EDS——一基於人體穴位的電性能測試方法)。
這些能量場不斷地受到來自人體身體或心理狀態所產生變化的影響,
甚至可以被他人的能量場所影響。
心身醫學對人體能量場的共識是:
‧ 人體是一個開放的、多層的、能量系統,
自我的能量在不斷與他人、環境組成的系統之間
交換、互動。
‧ 疾病是人體能量場中的不平衡狀態。
‧ 清除人體能量場中的病態根源、
或平衡人體能量場,能促進健康。
‧ 所有人都具有與生俱來的自然愈病能力,
並具有能促進他人的愈病能力。
醫學博士羅伯特‧貝克爾,
是研究電磁場對健康的影響的先驅者。
他發現小電流能刺激細胞再生、加快骨折癒合、
以及促進組織的自我修復。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的神經精神病學的研究
已經表明,在大腦中某些點之間給予的小型電刺激引起的行為變化,
與觀察到的注入某些腦刺激性的化學物質相同。
據美國衛生研究院的創始人和總裁,
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Janet Hranicky博士認為,
我們的思想和情緒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能量水平,
並直接影響著圍繞著我們的身體生物能量場。
「傳統的精神病學和心理學仍然處於以緩解症狀為重點的疾病治療模型。
然而,在心身醫學領域,我們發現,
如果患者過於關注於自己的問題本身,例如不滿、恐懼等等,
我們往往會看到他們的能量水平在往下降,
因為他們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中錯誤的一面。
因此,心身醫學的重點,
必須要訓練和加強讓我們的心理
要善於選擇『積極向善(上)』的思想,
而不是在已經發生的錯誤上花費大量的時間,
例如童年的問題。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而恰恰因為在心身醫學看來,
人體的能量是至關重要的,身體的痊癒需要能量。
積極的心態和熱情會升高人體能量級別,
而絕望和痛苦會降低人體能量水平,
恐懼和焦慮則往往會造成混亂的人體能量模式。」
所以過於關注問題本身,
不利於維持機體的能量水平,也不利於疾病痊癒。
Hranicky博士指出傳統的醫學模式中,
病人如果表現出情緒或精神上的困擾,
通常要就診於精神病醫生。
「他們的心理問題往往被看作是一個單獨的問題,
並沒有被視為診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份。
在心身醫學,情緒被視為
反映人意識狀態的重要指標,
對人的生物能量場有重要的影響。
人體生物能量場的紊亂
反映了人的意識狀態的紊亂。
例如,我們發現,人體生物能量場的紊亂
往往發生在人體細胞和組織的功能紊亂之前的
幾星期、幾個月、甚至經常是幾年。
相似的事,人體意識的改變
能改變人體生物能量場,進而能改變病程。
例如,當一定級別的健康、和諧的能量產生
並影響了人體生物能量場時,
就會引起人體病態能量場的恢復到正常,
這種能量場的正常化進而會引起物質實體的變化,
如腫瘤的消失、往往是相當快速的。」
Hranicky博士和其他心身醫學領域的人員的研究表明,
雖然有許多療法可以用來解決身體或心理/情緒的健康問題,
但是如果病人的「意識」在治療過程中不改變,
所取得的治療成果通常不會持久。
因此,心身醫學非常適合於幫助病人改變「意識」,
並且相應地調整人體的生物能量場,
因為它能夠將心理/情緒的行為習慣模式中的消極因素抑制住,
並向積極的模式轉化。
疾病是一種訊息,而不是敵人
在許多方面,傳統醫學傳達著一種
我們要全力以赴對抗疾病——的戰爭觀點,
在這場戰鬥中,疾病被看作是一個敵人,
死亡意味著失敗。從心身醫學的角度來看,
疾病被看作身體發出的一種通信信號,
提示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的警告信號。
人們可以通過這個「信息」
來檢視整個心理/身體系統,
看看它是如何作為一個整體運作。
如果一個人感受到背部疼痛,他/她可能會問:
「是我背負著太多重量的情感嗎?
是我承受太多壓力嗎?
我正確地使用我的身體或合理鍛練了嗎?」
在心身醫學的角度看問題會超越眼前的具體問題,
在心身醫學的角度看問題會超越眼前的具體問題,
而會從一種更廣大、更深遠的維度
來看待一個生命事件。
例如,一次心臟病的發作可能是一個信號,
提示這個人應該變得不那麼自衛、
對他人具有敵視、在工作不要太要強、
應該更多的關注於放鬆自己、興趣愛好、
家庭和享受生活上。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的心臟疾患
將會在字面和象徵意義上痊癒。
在舊金山加州大學醫學院的助理臨床教授、
醫學博士德安歐尼斯(Dean Ornish)
利用這些概念來進行心臟疾病治療的項目,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心理因素加強保健和治療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療主要有三個目標:
一是消除患者的社會刺激因素,
如不良的家庭環境,緊張的人際關係等,
使患者得以在相對平和溫馨的生活環境中
恢復正常心態,以減弱致病的外在刺激;
二是消除心理學病因,
即幫助患者(如冠心病人)改變認知模式,培養正常心態,
這是從內在角度「治本」,難度相當大;
第三則是消除生物學病因,
例如採用長期鬆弛訓練和生物反饋療法
治療高血壓病人,可以幫助改善病人的循環系統,降低血壓。
心身疾病的預防是與每一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的。
它主要也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消除或遠離環境中的心理應激源、
加強社會人際支持、潛意識防禦、
端正認知方式等。
堪薩斯州托皮卡心身健康和生命科學研究院
聯合創始人Steven Fahrion博士,
回憶一位43歲的中層管理經理
找他治療血壓升高的狀態。
Faharion博士注意到,此人講話快速、
工作超負荷、從來沒有覺得有足夠的時間。
使用生物反饋療法後,他學會了
通過有意識地控制他手和腳的溫度來放鬆自己。
他還學會了打坐、使用視覺呈現技術
來放慢他那奔騰不息的思想。
由於該男子能夠安靜地坐下來,
也開始洞察到自己的感情,
並且洞察到管理自己生活的方式,
並且與Faharion博士加以討論。
3個半月後,該名男子的血壓恢復正常。
在《科學》雜誌上,有 62項研究被引用來顯示,
支持性的社會關係包括朋友、擴展家庭、婚姻關係和團隊成員
對以下疾病過程有正面的影響:
手術恢復、慢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恢復、
心血管活動和免疫功能的改善。
缺乏這些支持性的關係則顯著增加死亡的發生率。
珍妮阿赫特貝格(Jeanne Achterberg)博士,
列舉了許多其他研究表明:
‧ 感覺無助、無望,增加癌症生長和消化問題
‧ 焦慮和壓力會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
干擾癒合能力、干擾免疫系統並導致心血管疾病
‧ 恐懼和焦慮抑制細胞的修復機制
‧ 安全感以及應對能力,
可抵消負面情緒的有害影響
‧ 喜悅和放鬆增加痛苦或受傷區域的血液流通,改善組織修復
重視撫觸
心身醫學十分強調人們之間相互接觸的重要性,
尤其是對兒童。
「一個孩子,沒有撫觸
可能引起垂體不能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 Borysenko博士說:
「孩子個子矮,產生『發育不良'綜合症。
孩子不能吸收營養,可能生病和死亡。」已被證明,
撫觸和身體愛撫可以提高嬰兒的成活率,
促進心理功能和機能,促進身體生長及免疫功能,
最重要的是,讓人對壓力做出有效反應。
此外,屍體解剖表明,與那些撫觸少的動物相比,
給予額外的撫觸和照顧的動物的心血管
和腸道系統的損害要少得多。
多洛雷斯克裡格(Dolores Krieger)博士、
註冊護士、紐約大學的名譽護理教授,
開發出一種技術被稱為觸摸治療,
已被證明治療各種醫學狀況有效。
據克裡格博士,觸摸治療是一種「對一些古老的、能有意識地引導
或靈敏地調節人體能量的治療方法的現代詮釋」。
正確使用撫觸治療可以增加血紅蛋白(提高氧氣含量),
降低焦慮,減少疼痛,加快手術傷口的癒合,
並幫助糾正植物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此技術已經傳授給超過37,000名護士、 醫生
和保健醫生。
發展現狀和意義
當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可謂是史無前例的,
由此而產生的種種高度普遍的心理和身體問題
(現代病)也向醫學界提出了新的呼喚。
醫學的長期實踐已經證明,
對病人心理因素的忽略,
會給醫療效果帶來不良的影響。
對於日益增高的心臟病發病率,
醫學研究者們已經考慮城市擁堵喧囂的環境
在這其中起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並開始改進心血管疾病治療方法
使其更加全面綜合。
與此同時,心理學、精神病學與醫學的關係
變得越來越緊密。
眾多綜合性醫院已經設立精神科,
精神科醫生常常被邀請參加對具有精神病症狀的
或情緒緊張的軀體患者的會診。
看來,今後將會有這樣一個趨勢,
臨床醫生越來越需要掌握心理學、精神病學和心身醫學知識,
而精神科醫生也越來越需要學會與各科醫生合作診療。
此外,心身醫學也在對行為治療的有效性問題上
尋找有力的支持證據。
行為治療是指通過對身體行為有意識的設定,
來達到改善心理狀態,
進而改善軀體、臟器官能狀態的目的。
特殊療法如氣功、印度瑜伽(Yoga)等,
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影響早已是有目共睹的。
心身醫學雖然不注重具體療法的設計,
但是卻在利用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方法,
盡量為這些健康實踐成果找到理論上的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心身醫學是里程碑性的、
新概念性醫療保健體系。
心身醫學認識到心理和身體之間
有著深刻的關聯性,
人們與生俱來就具備著的強大的、
先天性愈病能力,
以及人們自身在疾病痊癒過程中的自我責任。
心身醫學利用多種多樣的療法幫助患者最有效的、
開發和利用心理生理的資源
來實現並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具有無限廣闊的理論研究和臨床應用前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